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
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
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中路63号
邮编:467000
电话:0375-3921222
传真:0375-3921500

公司动态

神马股份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”成效显著

擦亮“金字招牌”提升品牌效益
神马股份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”成效显著

产品质量提升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持久战。

“主导产品质量达到历史最佳、覆盖12家单位、涉及15 种产品、完成 57项目标值、实现54项检测方法共享、形成9项企业产品标准、生产过程得到全面优化、全员质量意识持续强化……”在刚刚结束的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”行动中,尼龙板块干部职工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满满的收获。

正本清源  质量为王

“神马”品牌是尼龙行业内的“金字招牌”,产品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奖、国家科技进步腾飞奖、中国名牌产品、中国驰名商标,工业丝帘子布被国家工信部评选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,尼龙66盐和己二酸均为“省高新技术产品”。

近年来,随着工艺技术壁垒的破除,国内大批竞争者涌入尼龙行业,导致市场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,将众多企业卷入无序的低价低质竞争中,神马股份的先发优势被逐渐削弱,质量优势难以充分发挥,主导产品的盈利能力也随之下降。

面对严峻的形势,神马股份正本清源,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,决心以质量铸造品牌,用产品赢得市场,擦亮这块“金字招牌”。8月19日,“尼龙板块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会”召开,制定《尼龙板块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”方案》,神马股份开始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提升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和质量改进活动。

优化体系 重塑标准

神马股份以顶层设计作为行动总抓手,从工业丝、帘子布、切片等主导产品切入,按照产品大类将主要质量指标分解细化,督促各生产单位根据产品质量现状及对应的攻坚目标,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,同时对现有的质量体系进行优化整合,对产品标准进行升级重塑。短时间内先后编制完善了《浸胶设备检修操作规程》《有光高速纺PO249F质量指标异常及对策》等一系列工艺、设备技术规程和标准化文件,针对己二胺、尼龙66盐溶液、尼龙66切片等7种产品重新修订远高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,新增1,6-己二醇、工业用己内酰胺企业标准2项。

为及时掌握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”进展情况,由神马股份技术中心牵头,每周组织尼龙板块各生产单位召开质量提升专题会,汇总影响质量提升的问题,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。神马股份还进一步强化生产、销售单位主要负责人产品质量安全责任,规范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行为,及时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,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效能。为此,神马股份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,奖励本次质量改进、提升效果显著的个人及单位,同时对落实不力的单位给予了相应处罚。

同频共振 抱团发力

尼龙板块各单位的生产高度关联,上游企业的质量波动会对下游企业造成严重影响。为了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,神马股份在板块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引入质量评价体系,进一步强化内部审核,启动产业链内部客户投诉机制,畅通上下游企业之间质量信息沟通渠道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互相监督,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产品质量整体提升。

质量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。以往尼龙板块各单位针对相同产品指标的检测标准不统一,检测手段不一致,检测结果不互认,不仅增加了检测成本,而且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。

神马股份牵头在尼龙板块内建立起全产业链质量检测共享平台,统一测试方法和检测标准,组织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及包装等测试方法及检测标准的统一方法研讨。先后在己二胺、己二酸、尼龙66盐、己内酰胺、尼龙66切片等产品上实现了54项检测方法的共享,并逐步统一了检测标准,实现了上下游产品检测结果共享、产品互认,用检验结果的唯一性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提升。

固化成果 继续前行

11月30日,尼龙板块“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”总结暨持续优化提升启动大会如期召开,全面总结取得的成绩,安排下一步质量持续优化提升相关工作。

100天来,在神马股份的统一协调部署下,尼龙板块各单位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,通过体系优化、标准重塑、技术创新等举措,主导产品质量达到历史最佳,生产过程得到全面优化,全员质量意识持续增强,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“百日攻坚行动的结束绝不是质量提升的终点,下一步我们要在原材料把控、过程管理、质量检测、装备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,对标行业头部企业,瞄准中高端市场,全流程、常态化开展精益质量管理,推动产品质量再提升,以强有力的产品力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”集团副总工程师、神马股份总经理仵晓说。

据了解,神马股份将逐步加大装备升级方面的投入,通过设备的更新迭代,驱动产品质量的跃迁。同时会加快智能化运营平台的建设,进一步拓展质量信息共享范围,用好质量管理工具,从预防潜在问题、实时监控生产过程、确保检测数据准确等方面,全面掌握产品质量信息,建立健全质量长效管控机制,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提升。